close
寶寶發燒居家照護
2013-06-17 媽媽寶寶雜誌 
作者:文/李佩璇 採訪諮詢/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永綺 攝影‧化妝髮型/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/媽咪姚詩瑩&寶寶饅頭弟 參考資料/《醫師媽媽的小兒發燒照護經》‧新手父母出版‧作者:陳永綺 商品資訊提供/世潮企業有限公司‧台灣康貝(股)公司‧奇哥(股)公司‧娃娃城(股)公司‧美商3M台灣子公司‧泰豐生技(股)公司‧統一藥品(股)公司(依中文字首筆劃排序)
年節期間帶著孩子出門,水土不服或著涼感冒的機率增加,寶寶發燒時孩子難受、大人也著急,爸爸媽媽應該學習如何減緩孩子發燒的不適,本篇介紹正確的嬰幼兒發燒居家照護方法,以及發燒照護時的好用法寶。
 

 

嬰幼兒的體溫和成年人不同,通常嬰幼兒的體溫較高,平均約為攝氏37度左右。尤其出生一個月內的新生兒,由於腦內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還沒發育完整,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溫度以及衣物等影響而升高,有時體溫可能會升高到攝氏38度,但隨著寶寶的逐漸發育,控制體溫的能力也愈來愈好,體溫就會愈趨穩定。

Part1:觀察孩子的發燒症狀

檢視寶寶身體發熱的反應

由於人體的體表溫度和中心溫度不同,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永綺建議家長,當看到孩子出現躁動不安、哭鬧、活動力減退、食欲突然降低、臉部潮紅等反應時,就應測量體溫。一般來說,當肛溫或耳溫超過攝氏38度、口溫達攝氏37.5度,或腋溫到攝氏37度時,就已經是發燒了。

此外,造成體溫升高的原因除了發燒之外,也可能是其他外在環境影響,如:環境過於悶熱、運動過後、穿太多衣服、洗完熱水澡、剛喝完奶等。發現嬰幼兒的體溫超過正常時,可先排除這些原因,靜待15至30分鐘後再量一次體溫,對照前後兩次體溫和寶寶的反應,才能認定孩子是否真的發燒。

正確量體溫建立判斷基準

有些家長對於體溫的判斷仍不準確,會用手摸、量額頭等方式,甚至有些家長看到寶貝臉色潮紅、哭鬧就直覺認定是發燒,陳永綺醫師建議,家裡要常備體溫計,以體溫計測量的體溫為基準,再來判定孩子是否有發燒的情形。

善用體溫量測工具

常見量體溫的方法有耳溫、肛溫、口溫和腋溫,不同的測量方法所得出的體溫結果也不盡相同,家長要先弄清楚使用的測量方式體溫基準,並且以正確的方式量體溫,才能替寶寶的健康把關。

陳永綺醫師表示,如果確認寶寶已經有發燒的情形,或是經過醫師診療、服下退燒藥後,建議一個小時幫孩子量一次體溫,如果可能的話,將每小時的體溫變化記錄下來,萬一孩子的病程有變化,這些紀錄能幫助醫師更快掌握孩子的狀況。

適時給予醫療協助

孩子發燒不舒服,通常家長也是心急如焚,近年來爸爸媽媽已能接受「發燒不一定是病,而是一種疾病徵兆」的觀念,但卻有些家長誤解發燒的意義,反而忽略了高熱對寶寶產生的影響。

陳永綺醫師表示,門診中有愈來愈多家長,寶寶已經高燒不退數天才來就醫,甚至有些已經發展成肺炎,詢問為何不早點接受治療,爸媽的答案居然是:「發燒不用吃藥啊!只要等燒退了就好,也請醫師不要幫我的孩子開藥,我怕吃太多藥讓他長大會失去免疫力。」

「沒想到十幾年前家長一味要醫師打針退燒,如今卻有家長不願以藥物協助寶寶退燒。」當然,這樣過與不及的情形都不可取!發燒會使寶寶的代謝反應變快,體力消耗多、心臟負擔大,自身免疫系統無法遏止發炎的情形,持續高燒當然會危及寶寶的性命!

因此,陳永綺醫師強調,適時的醫療照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,當寶寶發燒時,家長細心觀察並佐以合適的治療和照護,始能保障孩子健康,而非一味排拒藥物的介入,反而讓孩子陷入疾病的威脅。

維持寶寶的正常作息

每個寶寶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作息,放假期間家長的心情較放鬆,或舉家出遊、拜訪親戚等不同計畫,陳永綺醫師提醒,即使成年人的生活節奏改變,記得仍須讓嬰幼兒保持平常的習慣,吃和睡的時間不要改變,通常劇烈的作息變化會使嬰幼兒免疫力降低、容易染上疾病 

Part2:使用物理方法幫助降溫

除了吃退燒藥之外,可以用一些方法幫助身體達到退熱冷卻的效果,讓孩子感覺舒服一些,能有效減輕孩子的不適,若嬰幼兒仍持續發燒超過攝氏39度以上,應請兒科醫師診察之後,再判斷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,千萬不要本末倒置。

高燒不退‧儘速請醫師診療

孩子的病程發展快速又複雜,家長該怎麼掌握就醫時機,不讓自己在年節期間一天到晚跑急診室呢?陳永綺醫師表示,若以體溫計測量之後,確認寶寶有點發燒,但活動力仍正常,可以先讓寶寶睡覺或靜態休息一下,觀察孩子是否有其他合併症狀(咳嗽、流鼻水、打噴嚏、發抖、異常哭鬧和躁動等)、活動力下降或體溫未回到正常值的情形,只要在4個小時之內,出現任何一項異常,就要趕緊就醫,別再等自然退燒了。

當然,也有些寶寶睡了一覺之後(4小時內),就能靠身體的免疫力調節體溫,不但體溫回復正常,還能繼續活蹦亂跳、一切如常。若寶寶接受過醫師的診療,服藥之後仍高燒不退(體溫超過攝氏39度以上,反覆2天),活動力明顯下降,即使藥還沒有吃完,也要再回診就醫,因為這表示孩子的病程已經有了變化。

了解寶寶的發燒週期

許多寶寶因為發燒不適,吃不下也睡不著,家長會以溫水拭浴、退熱貼或冷敷袋等方式,幫助孩子降體溫,讓寶寶覺得舒服一點。但使用這些方法前,必須確認寶寶發燒正處於哪個「週期」,錯誤的降溫時機可能造成孩子下一波高燒。

陳永綺醫師表示,寶寶在發燒的期間,體溫會有高高低低的現象,必須等到致病的原因消除後,體溫才會恢復到正常,一般而言,發燒期間會經過發冷、發熱和退熱3個時期,有時也會反覆出現。

發熱期指發燒的期間,嬰幼兒會有手腳發熱、心跳和呼吸變快、臉色紅潤等症狀,這時可用溫和的物理降溫方法,讓寶寶感覺舒服一些。

使用正確的降溫方法

當寶寶正值發熱期,家長可利用正確的降溫方法,幫助孩子感覺舒服。陳永綺醫師表示,不論使用何種物理降溫法,都必須隨時注意孩子的反應和體溫,體溫降下來後就不需要再使用。

溫水拭浴或泡澡

用攝氏38度的溫水幫孩子擦澡,可以使皮膚的血管擴張、毛巾擦拭過後在身體留下水氣,都有助於身體表面散熱,較小的嬰兒使用此法的效果較好。泡攝氏35〜40度的溫水澡,能增加身體血液循環,也可幫助散熱,但要注意水溫的控制,以及泡完澡後應將全身皮膚擦乾。

利用專業退熱工具

市面上有許多專為嬰幼兒降溫的產品,退熱貼、冰枕或冷敷墊都是專門設計幫助孩子減緩不適,陳永綺醫師提醒,一定要詳閱說明書、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,冰枕和冷敷墊記得要以乾淨的布包裹,不可直接接觸寶寶的頭部,降溫的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嬰幼兒再次著涼。

Part3:發燒照護好用法寶 

嬰幼兒的體溫發生變化時較難以察覺,要判斷是否發燒,要以體溫計測得的體溫為主。

此外,環境的溫度也會影響孩子的體溫,室內應維持攝氏20〜24度,並保持涼爽,開暖氣必須留意保持通風。嬰幼兒發燒時應該定時以專業工具測量體溫,並且適時使用物理降溫方式,幫助孩子度過難受的病程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環抱式安撫搖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